?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奋进航天强国 ◆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呈现的自主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航天精神等特点,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 ◆ 中国航天亟待提升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能力、聚焦前沿的科学探索研究能力、强大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有效可靠的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能力、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奋进航天强国 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圆满完成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13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续写中的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雄伟篇章,又添上漂亮的一笔。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自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的6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骄人成就之下,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飞天”:追问寰宇 服务地球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航天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航天事业发展,将航天强国建设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对航天重大工程进展致电祝贺,并会见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这些重要指示批示系统阐释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领性、指导性,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航天发射,承载的是中国的“飞天”梦。2020年,中国共开展近40次航天发射,发射近90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则有望首次突破40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表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成功率为世界第一,入轨精度、发射次数均为世界一流。 与此同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百次发射的速度越来越快——从长征一号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零6个月,第三个100次仅用时4年零3个月。 这意味着,火箭发射所支撑的中国航天的舞台,正变得越来越大。 中国航天发射的“飞天”梦,既是追问寰宇之梦,也是服务地球之梦。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指出,中国航天做的是“大航天”,即往上发展空间科学探索外太空,往下发展航天应用。 追问寰宇,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越来越远。 从飞出地球到抵达月球,再到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中国已在火星上首次留下自己的印迹。 本世纪初,我国提出探月“绕、落、回”三步走规划,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中国不降指标、不超预算、不拖时间,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一张蓝图被落实到底。 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航天任务之一,使我国成为从月球取样返回的第三个国家,同时意味着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月球样品。栾恩杰指出,探月工程完成“三步走”并完美收官的过程,就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过程。 月球之后的下一站,是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这意味着,在世界航天史上,我国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同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并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不仅要“嫦娥”奔月、“天问”赴火,中国的“飞天”计划拟让更多的“玉兔”“祝融”去往太空求索。 1992年,党中央决定上马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稳步推进到第三阶段,即建设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中国人在太空的驻留时间越来越长。2003年,“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太空之旅长约21小时。如今,3名航天员将在天和核心舱驻留3个月。这意味着,中国对太空的追问越来越深。 ▲ 空间站示意图 中国载人航天供图服务地球,中国被“群星”环绕。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300颗,形成了导航、通信、遥感卫星系统共同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以北斗三号为代表的导航卫星体系,以中星、亚太、天通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通信卫星体系,以风云、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高分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遥感卫星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有力支撑了各行业的综合应用。 其中,高分专项于2010年全面启动实施,提升了我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空间信息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卫星技术服务国计民生,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用20多年走完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0多年发展道路的一个精彩案例。它使我国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并且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在定位精度、星座构型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其最大特色就是独创的“短报文通信”功能。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喜欢这样假设:一个人漂流到荒岛,若使用GPS,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无法寻求救援;若使用我国的北斗系统,不但知道自己在哪里,还可发短报文向千里之外的人求救。 如今,北斗导航不仅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也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气象测报、应急救援等领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看来,北斗已经“敏捷地渗透到每一个生活角落,矫健地浸润到每一个社会场景”。 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 航天科技取得的创新成果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创新信念和信心。航天事业发展呈现的自主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航天精神等特点,更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 第一,我国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到创造一个又一个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有力证明自主创新的技术与能力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压舱石”。 “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核心关键领域必须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历史一再警醒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换不来的,唯有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自主创新史。 以载人航天为例,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基础仍较为薄弱,面对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的载人航天事业,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对我国实施严密技术封锁,坚定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30年间,载人航天的参与者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二,航天是大融合大联动的创新,需要始终集智攻关、协同创新。这也使航天成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全国大协作的成功典范。 在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看来,航天事业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中国航天得到全国人民举国同心的大力支持,航天事业的成功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系统有效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大力协同、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的结果。每次重大任务的成功,都是跨部门、跨地区、跨专业至少数千家单位的万名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共同奋斗的结果。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调集了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建设,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第三,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不断前行,凝聚成的航天精神,是航天强国建设的精神支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表示,中国航天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把自身发展熔铸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钱学森等一批英雄楷模,在不同时代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与党的十八大以来铸就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等一道,成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以探月工程为例,自2004年批准立项到2020年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航天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几代航天人的无私奉献,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说。 航天梦助力强国梦复兴梦 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向世界一流看齐,向强国目标聚焦,面临新的更重考验。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当前,世界航天正进入大发展时代,空间科学正孕育重大发现,空间技术快速迭代突破,空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太空经济成为新兴经济业态。世界主要航天大国不断加强航天领域顶层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投入,谋划实施“阿尔忒弥斯”计划等一大批航天重大创新工程,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全力构筑太空领域竞争优势。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满足国内发展需要,中国航天亟待提升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能力、聚焦前沿的科学探索研究能力、强大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有效可靠的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能力、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张克俭说,“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航天将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按照国家对航天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点提升航天科技创新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积极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 ——继续实施重大科技工程,提升航天综合实力。 中国航天将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战略方向和关键领域,将重点推进行星探测、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等重大工程。围绕进一步提升我国进出空间、利用空间、认知空间的能力,加快谋划国际月球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测等新方向,带动多学科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群体性突破,有效提升我国航天综合实力。 在行星探测方面,明确在2030年前,以火星探测为重点和主线,按照“一步实现绕着巡、二步完成取样回”的路线进行,后续计划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同时还计划开展小行星探测、木星系探测等任务。 在月球探测方面,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后续还将研制发射嫦娥八号,与嫦娥七号共同服务于月球科研站的勘查任务。 在载人航天方面,2022年我国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科学试验、空间站平台维修维护等工作,并推动后续任务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不断增强卫星应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航天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我国已形成“箭、弹、星、船、器、站”的完整体系,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按照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完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配套地面设施,提升卫星对地观测、通讯广播和导航定位的服务能力。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加速航天先进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渗透融合。推动遥感、通信、北斗导航从技术研发、试验应用向产业推广、商业化运营转变,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开发面向大众消费的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丰富应用场景,提升大众生产生活品质,推动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结合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航天高端制造、空间信息应用等区域性产业集群,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扩大国家采购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加大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商业航天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强化政策协同配套,促进产融一体、研用一体。 在服务治理能力提升方面,围绕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需求,加强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扩大航天合作交流,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我国致力于深入开展外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在工程合作方面,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深化论证和技术攻关,按计划推进中意电磁02星、中法天文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后续星等卫星工程联合研制,促进卫星数据共享与应用等。 在服务全球方面,持续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商业发射等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等共同挑战。 在促进交流方面,充分发挥多双边机制作用,支持海南国际航天城交流平台建设,鼓励科研机构、航天企业、高等院校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传播方面,借助航天这一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推动航天科技硬实力与中华文化软实力深度融合,对外讲好中国航天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建设航天强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一代航天人手中。航天全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强化担当、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为建成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张克俭说。(文 |《?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魏雨虹) 载人航天工程“飞天”历程 (责编:袁勃、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