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 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行驶,这一场景已不再遥远。 5 月 28 日,德国联邦委员会的全体会议通过一项立法,允许 L4 级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于 2022 年出现在德国的公共道路。 事实上,该法案自 2017 年就已开始根据德国的自动驾驶发展进程多番修订,并在今年 2 月 10 日增添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行驶的法律条文。 本次德国联邦委员会通过该项法案,意味着这项法案将正式生效。 同时也意味着在自动驾驶的应用上,德国已迈出极具建设性的一大步。 新法案详情“德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自动驾驶汽车从研究实验室运送到大街上的国家。” 德国运输部长 Andreas Scheuer 对此表示。 动作迅速的同时,德国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管理也颇为严格,该法案对其作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在德国公共道路的指定区域行驶,并始终保持随时可远程接管状态。 其次,如果自动驾驶公司进行商业化运营,必须购买相应责任保险。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可通过远程控制将其关闭。 最后,该法律还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结构、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进行重新规范,并调整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许可证要求。 具体来说,L4 级自动驾驶车辆可在指定区域用于: 班车交通 市区内的公共客运 非高峰时段载客 配送中心之间的物流运输 第一或者最后一英里载人 / 运输服务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即将在公开道路运营,德国部分人士也提出了担忧。 德国自由民主党认为“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主导力量。” 在此背景下,德国国会议员呼吁联邦政府制定一项出行数据法,用于定义车辆中产生的非个人数据,以及公民对数据的使用权等。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此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 自动驾驶先行者在自动驾驶的历程中,德国一直扮演着“先行者”。这一点在德国的资金支持、道路测试、以及法规制定三个方面中得到充分体现。 资金支持方面,德国政府在 2016 年拨款 1 亿欧元用于发展自动驾驶技术项目。其中 6920 万欧元在计划宣布半年后就已拨款到位。 除了政府的巨额投资之外,德国的汽车工业界也颇为豪爽。 2019 年,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德国汽车业将在未来三年为自动驾驶领域投资 180 亿欧元。 从世界范围来看,鲜少有国家及汽车产业对自动驾驶投资力度如德国之大。 在道路测试方面,德国企业如博世、奔驰等公司在 2013 年就已开始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乡间道路等多种环境下开展自动驾驶汽车的实地测试。 而同期被认为技术领先的 Waymo,在道路情况较为简单、车流量较少的凤凰城及周边地区进行道路测试。 2019 年,德国在柏林的市中心开启世界首条自动驾驶市中心实测。 该路段为双向三车道,伴有有两个环形交叉路口和 15 个交通信号灯。在 3.6 公里的市中心道路中行人、骑行者密集,日通行车辆可达 6 万辆。 除了在本国开展测试外,德国还联合法国在双方的跨境公路划分一处自动驾驶测试区域。该测试路段全长 70 公里,将德国西部与法国东部连接。 时任德国交通部长的 Alexander Dobrindt 表示这一意义在于,汽车厂商可以借此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能否根据环境或者限速标准的改变而自行调整,以适应当地的交通监管需求。 法规方面,德国追求“快而全”。 早在 2017 年 6 月,德国联邦议院就已颁布首部涉及自动驾驶的道路交通法规。该法规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条件作出规定,并区分不同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而言,该法规规定在出现生命 / 身体损害,以及财产损失时,接管员和汽车所有者所需承担的责任保险限额,并对事故发生时的双方责任进行划分。 而判断依据,则通过强制安装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黑匣子”获得。 另外,该法案也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隐私有规所定:当未出现意外事故时,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6 个月;反之,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一般而言,科技发展与道德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而德国在这两者之间似乎已找到平衡点。 2017 年,德国自动驾驶道德委员会还颁布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为企业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时提供参考。 该指南的主要原则为: 人类优先于动物和财产。 每个人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利。 防止恶意黑客入侵。 是人还是机器正在控制车辆必须予以明确并记录,以便厘定责任。 驾驶员必须控制数据处理。 可见,德国不仅追求高速发展,同时提供多项措施完善。 背后野心全力推动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运营,德国争夺自动驾驶世界第一的野心昭然若揭。 而这背后,是传统汽车强国的倔强。 德国不仅汇聚了大众、戴姆勒、宝马等知名主机厂,还有采埃孚、大陆、博世等近千家汽车零部件厂商。 高度发达的汽车产业,长期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来源。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汽车工业产值占德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在 2005 年时为 3.4%,而在 2015 年这一占比提升至 4.5%。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以及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地位冲击,德国汽车产业曾引以为豪的内燃机优势正在消失,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自动驾驶正在兴盛。 倘若德国不加快转型步伐,或将在智能汽车时代丢失最重要的产业支柱。 而此前德国在自动驾驶方面各项措施,或是其不甘雌伏的体现。 政府层面在法律、资金、示范区等方面的支持齐头并进,市场企业层面的扶危持颠皆是如此。 除此之外,德国主机厂们近年的合纵连横,试图在各细分领域抢占高地,已逐渐绘制一张自动驾驶产业画卷。 2019 年,宝马集团与英特尔、Mobileye、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麦格纳等厂商合作,在包括慕尼黑在内的全球各地测试其 70 辆自动驾驶汽车。 大众近期宣布将与 Argo 合作,在德国开展基于 ID Buzz 车型的自动驾驶测试,其目的是在 2025 年前在德国推出无人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 除此之外,大众还计划将其纳入自 2017 年运营的共享车队。 相对于乘用车市场,戴姆勒更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 2020 年,戴姆勒收购了 Luminar 的部分股权,并与 Waymo、Torc Robotics 达成合作,将后者的技术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技术研发。 事实上,通过各种方式弥补技术短板、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德国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欧洲已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 2018 年欧洲专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的自动驾驶专利占比 14%,为欧洲国家自动驾驶专利数量之首。 总结德国政府曾提出,致力于保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世界领先的口号之下,是德国敏捷的政策支持、技术推动、以及产业上下的齐心协力。 德国为这一凌云壮志,付出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资金投入、以及法律支持。 无论这一夙愿实现与否,德国在此过程中的各项举措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在其他国家的跟进下,是否上演后来居上的大戏,我们不得而知。但德国已经加足马力,驶向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星辰大海。 (责任编辑:) |